01.
来源:
http://www.cbdgc.com/作者:
华稷建设阅读:
913时间:
2017/03/18
上海:瞄准全球金融中心前列 2016陆家嘴论坛开幕
http://www.cbdgc.com
东方网6月12日消息:今天,主题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挑战与金融变革”的2016陆家嘴论坛将在上海拉开序幕。在中国金融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对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的背景下,这一高端对话平台愈加举世瞩目。
而论坛举办地上海,积极推动金融领域改革和对外开放,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速推进。数据显示,2015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463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2.5倍,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金融业增加值占上海GDP16.2%
“十二五”期间,按照中央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重要进展,基本确立了以金融市场体系为核心的国内金融中心地位,初步形成了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较快发展的上海金融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15年,上海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052.2亿元,同比增长22.9%,占全市GDP的16.2%,比2010年提高了约4.8个百分点。而放眼2020年,上海的目标是,争取基本确立以人民币产品为主导、具有较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的全球性金融市场地位,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
金融市场建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十二五”时期,上海各金融要素市场加快发展,新的市场平台不断建立,市场规模能级显著提升。2015年底,国务院批准筹建上海保险交易所。上海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更健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落户上海,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成立上海分公司。金融市场产品和工具不断丰富,推出了国债期货、同业存单、ETF期权、黄金ETF、外汇期权等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金融产品和工具。金融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上海股票、债券、期货、黄金等主要金融市场国际排名显著提升,多个品种交易量位居全球前列,影响力不断扩大。2015年上海金融市场通过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总额达9.2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2.9倍。
中外资金融机构在沪共同发展
市场做大的同时,上海积极引进、培育各类金融机构,形成了中外资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格局。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正式开业,成为首个总部设在上海的国际金融组织。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集聚取得重要突破,中国银行上海人民币交易业务总部、中国保险投资基金、银联国际有限公司、证通股份有限公司等重要金融机构落户上海。截至2015年末,在沪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达1478家,比2010年末增加了429家。
目前,央行上海总部一半的部门承担了全国性管理职能,有利于发挥贴近市场、便于沟通的优势,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出谋划策。同时,央行先后将外汇交易中心、黄金交易所、中国银联、上海清算所、征信中心、反洗钱中心、清算中心以及内设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设在上海。
这些机构落沪,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促进了商业金融机构总部在上海集聚。
金融机构“走出去”步伐加快
随着上海金融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拓宽,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程度稳步提高。下转6版(上接第1版)股票“沪港通”、黄金“沪港通”、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境内证券投资、跨境ETF等顺利启动,银行间债券、外汇、货币市场扩大开放,“熊猫债”发行加快,发行主体更加多元。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外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QFLP)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QDLP)。
上海已成为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主要集聚地,机构种类和国别更为丰富。外资金融机构加速聚集,截至2015年末,在沪各类外资金融机构总数达429家,占上海金融机构总数的30%左右。目前,已有300多家境外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市场,与央行上海总部签署代理债券投资协议的境外央行类机构达37家。黄金国际板成功运行,2015年累计成交黄金4800吨,金额达1.1万亿元。
金融机构“走出去”步伐也加快,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成立运作,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通过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或进行并购,开展国际化经营。
与此同时,上海着力优化金融发展环境,金融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金融人才服务工作力度持续加大,金融集聚区布局建设进一步加强,金融风险防范能力不断提升,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化解处置金融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
“破冰船”的使命和担当
“十二五”期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基本确立以金融市场体系为核心的国内金融中心地位。如今,历数成就不是为了简单陈述,而是为了凝聚力量、激发热情、确立信心,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在新的发展阶段迈向新的目标。
当前,金融业的发展面临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考验,如何发展、怎么创新、风险何在?一个个问题摆在眼前。有人担心,过度的、超前的创新,会否埋下风险隐患;有人犯愁,转型的努力,会否受到“虚拟经济”虹吸,无法服务实体。
当矛盾和挑战出现在眼前,更是需要“不忘初心”。不忘初心,就是想清楚,当我们谈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时候,当我们在陆家嘴金融论坛上高谈阔论的时候,我们实质上究竟在谈什么。
其实,根本上,金融是为了服务实体经济。如今,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对于金融,不是要讳言创新、避谈开放、固步自封,而更应该是在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出发点的基础上,通过有益的、有效的金融发展,来促进、支撑经济的发展。
眼下,经济确实面临着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而此时此刻,就更需要改革、发展、前进,而容不得半点的消极、怠惰、停滞。对各类金融机构、各个金 融发展监管和服务部门来说,必须要意识到,自身所在的金融领域,应该成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支撑力,而不能成为阻力和障碍,所做的一切工作,都要往 服务重大战略和经济转型升级、服务百姓民生和社会事业等方向去努力。
说到底,当我们谈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时候,我们也是在谈,上海作为 排头兵、先行者,对于服务全国经济可以做多少贡献。困扰各类经济主体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否化解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是否有效推进了,稳增长、调 结构、惠民生的目的是否达到了,都是衡量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功与否的根本尺度。
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这绝不是单单属于一个行业、一座城市的荣光,而恰恰是一艘“破冰船”的使命和担当。
http://www.cbdgc.com
东方网6月12日消息:今天,主题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挑战与金融变革”的2016陆家嘴论坛将在上海拉开序幕。在中国金融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对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的背景下,这一高端对话平台愈加举世瞩目。
而论坛举办地上海,积极推动金融领域改革和对外开放,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加速推进。数据显示,2015年,上海金融市场交易总额达到1463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2.5倍,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金融业增加值占上海GDP16.2%
“十二五”期间,按照中央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重要进展,基本确立了以金融市场体系为核心的国内金融中心地位,初步形成了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交易、定价和清算中心。较快发展的上海金融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2015年,上海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052.2亿元,同比增长22.9%,占全市GDP的16.2%,比2010年提高了约4.8个百分点。而放眼2020年,上海的目标是,争取基本确立以人民币产品为主导、具有较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的全球性金融市场地位,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
金融市场建设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核心。“十二五”时期,上海各金融要素市场加快发展,新的市场平台不断建立,市场规模能级显著提升。2015年底,国务院批准筹建上海保险交易所。上海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更健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落户上海,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成立上海分公司。金融市场产品和工具不断丰富,推出了国债期货、同业存单、ETF期权、黄金ETF、外汇期权等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金融产品和工具。金融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上海股票、债券、期货、黄金等主要金融市场国际排名显著提升,多个品种交易量位居全球前列,影响力不断扩大。2015年上海金融市场通过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总额达9.2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2.9倍。
中外资金融机构在沪共同发展
市场做大的同时,上海积极引进、培育各类金融机构,形成了中外资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格局。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正式开业,成为首个总部设在上海的国际金融组织。总部型、功能性金融机构集聚取得重要突破,中国银行上海人民币交易业务总部、中国保险投资基金、银联国际有限公司、证通股份有限公司等重要金融机构落户上海。截至2015年末,在沪持牌金融机构总数达1478家,比2010年末增加了429家。
目前,央行上海总部一半的部门承担了全国性管理职能,有利于发挥贴近市场、便于沟通的优势,为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出谋划策。同时,央行先后将外汇交易中心、黄金交易所、中国银联、上海清算所、征信中心、反洗钱中心、清算中心以及内设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设在上海。
这些机构落沪,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促进了商业金融机构总部在上海集聚。
金融机构“走出去”步伐加快
随着上海金融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拓宽,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国际化程度稳步提高。下转6版(上接第1版)股票“沪港通”、黄金“沪港通”、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境内证券投资、跨境ETF等顺利启动,银行间债券、外汇、货币市场扩大开放,“熊猫债”发行加快,发行主体更加多元。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外资股权投资企业试点(QFLP)和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试点(QDLP)。
上海已成为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主要集聚地,机构种类和国别更为丰富。外资金融机构加速聚集,截至2015年末,在沪各类外资金融机构总数达429家,占上海金融机构总数的30%左右。目前,已有300多家境外金融机构进入银行间市场,与央行上海总部签署代理债券投资协议的境外央行类机构达37家。黄金国际板成功运行,2015年累计成交黄金4800吨,金额达1.1万亿元。
金融机构“走出去”步伐也加快,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成立运作,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通过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或进行并购,开展国际化经营。
与此同时,上海着力优化金融发展环境,金融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金融人才服务工作力度持续加大,金融集聚区布局建设进一步加强,金融风险防范能力不断提升,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化解处置金融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
“破冰船”的使命和担当
“十二五”期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基本确立以金融市场体系为核心的国内金融中心地位。如今,历数成就不是为了简单陈述,而是为了凝聚力量、激发热情、确立信心,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在新的发展阶段迈向新的目标。
当前,金融业的发展面临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考验,如何发展、怎么创新、风险何在?一个个问题摆在眼前。有人担心,过度的、超前的创新,会否埋下风险隐患;有人犯愁,转型的努力,会否受到“虚拟经济”虹吸,无法服务实体。
当矛盾和挑战出现在眼前,更是需要“不忘初心”。不忘初心,就是想清楚,当我们谈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时候,当我们在陆家嘴金融论坛上高谈阔论的时候,我们实质上究竟在谈什么。
其实,根本上,金融是为了服务实体经济。如今,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对于金融,不是要讳言创新、避谈开放、固步自封,而更应该是在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出发点的基础上,通过有益的、有效的金融发展,来促进、支撑经济的发展。
眼下,经济确实面临着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而此时此刻,就更需要改革、发展、前进,而容不得半点的消极、怠惰、停滞。对各类金融机构、各个金 融发展监管和服务部门来说,必须要意识到,自身所在的金融领域,应该成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支撑力,而不能成为阻力和障碍,所做的一切工作,都要往 服务重大战略和经济转型升级、服务百姓民生和社会事业等方向去努力。
说到底,当我们谈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时候,我们也是在谈,上海作为 排头兵、先行者,对于服务全国经济可以做多少贡献。困扰各类经济主体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否化解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是否有效推进了,稳增长、调 结构、惠民生的目的是否达到了,都是衡量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功与否的根本尺度。
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这绝不是单单属于一个行业、一座城市的荣光,而恰恰是一艘“破冰船”的使命和担当。
-
中国酒店行业30年回顾与展望
2022-08-09 -
汇丰公司新办公楼装修异味大 员工头晕不适公司视而不见?
2017-01-13 -
UDDG写字楼设计 写字楼办公空间设计发展必然趋势
2019-06-20